决策参考壹贰(2017)

-54-

决策参考壹贰(2017)

越重要的人越需要

重读乔布斯:六个故事看懂独特领导力

黄钱钱 孟媛 正和岛决策参考

推荐语

乔布斯并非生来就是乔布斯!

制造业独角兽的新特点

制造业独角兽的新特点


推荐人:吴甘沙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这本书的名字非常好,叫“Becoming”表示是进行时,整本书讲述的是乔布斯成长为乔布斯的过程。

现在市面上有几十本关于乔布斯的传记,但大部分都是在讲乔布斯创建苹果又被苹果赶出去的一些经历,因为这个时间的乔布斯在媒体上说得比较多。但当他再复出时,几乎很少公开讲话,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有几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一、过去媒体把乔布斯塑造成为了一个自大狂妄、对人苛刻的人,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柔软之处。大家都以为乔布斯惯用“现实扭曲力场”施压,却很少知道他喜欢通过散步与人交流。书中他哭过好几次,有一些细节非常感人,尤其是当乔布斯因为生病变得非常虚弱的时候。我跟朋友们聊起这些细节,大家都热泪盈眶。

二、NeXT是中国现在很多创业公司的缩影。被赶出苹果后,乔布斯创立了NeXT。这家公司符合今天中国所有失败的创业公司的特征,比如一开始啥都没有却估值非常高,比如糟糕的企业内部文化,比如任性的企业管理,这可以给今天的企业一个警醒。

三、收购皮克斯是无心插柳的行为,却成为乔布斯的关键转折点。在这个过程中,乔布斯与总裁卡特姆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学会了怎样管理一支优秀的创新人才队伍。关于这一点,卡特姆的书《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也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建议大家两本书对比着一起看。

四、一度NeXT和皮克斯都风雨飘摇,而“老对手”盖茨顺风顺水,乔布斯第一次产生了自我怀疑。要不是有家庭的支撑,乔布斯可能就完蛋了。乔布斯以前是个“登徒浪子”,拒不承认自己的女儿Lisa。但是后来他变了,他建立了家庭,把Lisa接了回来,从家庭中获得了力量。这本书甚至提到了一个细节,苹果现在的CEO蒂姆·库克是同性恋,乔布斯专门打了一个电话给库克的妈妈,鼓励她支持库克建立一个(同性恋)家庭。而他获得的爱也是惊人的。世人都知晓有人卖肾买iphone,却不知道库克要捐出自己的肝脏让乔布斯延续生命。

五、都认为盖茨的Windows偷了乔布斯的创意,殊不知苹果后来搞iPod、iTunes、iPhone、Apple TV等都是剽窃了盖茨“消费电子+”的创意。后来的乔布斯更善于学习,倾听不同的意见。一开始他不支持App Store的主意,后来知错则改,使整个世界的创意权力向普通人倾斜。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从开始到后来,乔布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管理自己的天赋与弱点,乔布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乔布斯。皮克斯电影其实是乔布斯命运的一种影射:主人公一开始都是非常自命不凡,后来陷入了低谷,在朋友和家庭帮助之下,人格得到了完善,又重新站起来了。

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乔布斯本质上是一个开创性的人才,能够打破一个旧世界,开创一个新世界,就像毛泽东。但他不是一个建设性人才,也正是身边聚集了像乔纳森·艾维这样善于不断改进的建设性人才,才让乔布斯变得越来越成熟!

《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的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说过一句话:“生命需要不断地更新与成长,大部分领袖并非生来就如此伟大,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练与成长。”史蒂夫正是这样的,他的故事并不是成功的故事,而是成长的故事。


作者:布兰特·施兰德 里克·特策利

   艾德·卡特姆 埃米·华莱士


管理学经典书籍《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的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有一个非常好的词汇来描述卓越领袖的个性特点:永不满足。柯林斯崇拜的领袖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乔布斯(另一位是丘吉尔),他也把这个词汇用在了乔布斯身上。在柯林斯看来,永不满足比单纯的野心或智慧重要得多,只有永不满足才能自我激励、越挫越勇。永不满足的根源是好奇心,渴望塑造出有意义的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柯林斯年轻的时候结识了乔布斯。1988~199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任职,第一年教授的是“企业家精神”,他邀请乔布斯来给学生做讲座,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尽管当时NeXT的处境并不好,皮克斯也尚未找到出路,但乔布斯依然充满了人格魅力,既诙谐幽默又和蔼可亲。柯林斯一直和乔布斯保持联系,他认为那时是结识乔布斯的最佳时刻。“结识丘吉尔的最佳时刻是1935年,那时根本没人关注他,”柯林斯说道,“诋毁丘吉尔的人不少,其实每一位伟大的领袖都会招致很多诋毁。但最终人们的评判标准是大局的发展。”和乔布斯一样,丘吉尔也在职业生涯之初遭遇了重大挫折,但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终于重新走向巅峰。

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

背景:乔布斯脾气火爆、任性,很多时间表现得更像个孩子,他的任性妄为让员工无可奈何,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更是让员工无所适从。尽管如此,硬件和软件工程师却依然心甘情愿地为他工作。

1980年代,苹果的管理层混乱不堪,但是老员工依然认为苹果有着独特的灵魂,乔布斯就是灵感的源泉。因为乔布斯理解工程师的情感诉求。从本质上来说,工程师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乔布斯向他们提出了不可思议的挑战,为他们设立的目标是电脑行业绝无仅有的。除了乔布斯,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如此看重工程师的工作。设计出一台足以改变行业的电脑,这个目标本身无疑振奋人心,不过对那些才华横溢的程序员来说,为这位老板实现这一目标更是无法抵制的诱惑。

1980年乔布斯负责的麦金塔电脑项目漫长而又曲折的开发进程就是最好的说明。

以年轻的工程师24岁的布瑞尔•史密斯为例,这位年轻的技术人员在乔布斯的鼓动下,整整在实验室呆了一个月,即便自己的生日那天,也待在实验室里,终于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技术难题。

鞭策史密斯发挥才能只是乔布斯的一个开始。之后他集结了一小群极其富有创意的人,不断赋予他们灵感与动力。“如果你能忍受乔布斯,他一定会让你变得更加优秀,”一个老员工说道,“他近乎粗暴,但是我想在他的鞭策下变成更优秀的人。”

乔布斯随后带领这群才华横溢的工程师走向成功的巅峰,工程师们最后到达的高度是他们之前从未想象过的。

绝无仅有的谈判能力

背景:超乎常人的口才是乔布斯领导力很大的一个特色,他曾经说服了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合作;他也说服了百事可乐集团的总裁斯卡利不要“卖一辈子糖水”,而是来苹果“改变世界。”

iTune音乐商店在线销售数字音乐让唱片公司忧虑重重,与唱片公司谈判时,乔布斯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为什么不在我这个“围起来的小小花园”里试一试数字音乐销售呢,顺便观察一下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

唱片公司有些人依然拒绝承认通过电子渠道分销音乐是必然趋势,另一些人则担心一旦让其他行业来分销歌曲,唱片公司将失去对歌曲的定价权。乔布斯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并按照他们的意见对音乐商店和单曲的保护措施做出了改进。

谈判任务艰巨,他需要五大唱片公司的老板全部点头,包括环球、百代、索尼、BMG和华纳。只要有任何一家唱片公司不同意的话,在线商店的货源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无法获得成功。

乔布斯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一方面,他向掌门人展示了自己的技术实力,的确能给音乐界提供安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他又不断提醒掌门人,他们试图忽略的电子化趋势势不可当。如果他们担心与苹果公司合作会失去控制权,那就等着看Napster聪明狡猾的继任者出现后,唱片公司会有怎样的下场。

最终,乔布斯让所有人都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唱片公司会觉得自己需要苹果公司的解决方案。

2003年4月23日,iTune音乐商店开门营业,库存歌曲有20万首。开业第一周,购买量达到100万次,截至2003年年底共卖掉2500万首歌曲。

无与伦比的果断自信

背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面临破产风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艾德卡特姆接触了想要收购皮克斯的乔布斯,以下是卡特姆的回忆。

乔布斯的果断自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爱寒暄,而是一个劲儿地提问: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方向是什么?他用“好得令人发狂的产品”来描述能让他信服的东西。

虽然我总在重申要在身边安排比自己聪明的人,但乔布斯的强大是如此与众不同,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当时,媒体上正在主打一支广告,广告的主角后来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 一位男士深深地坐在一张真皮镀铬的勒•柯布西耶沙发中,长长的头发被面前的立体声音响“震”得往后飘飞。和乔布斯在一起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他就是那台音响,而其余所有人都是坐在音响前的那个男人。

一天下午,乔布斯来到卢卡斯影业,参观了我们的硬件实验室。和上次一样,他以“不得答案誓不罢休”之势进行了一番打探。乔布斯盛气凌人的个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我仍然记得他转向我,平静地告诉我他想让我把职位交给他时的情景。他解释说,一旦他顶替了我,我就能从他身上获益良多,这样一来,我只需要两年时间就可以具备独立管理公司的能力了。其实,当时公司本来就是由我独自管理的。但他这种肆无忌惮的作风还是让我深感佩服。他不但打算顶替我执掌公司的领导大权,竟然还想让我甘之如饴!

乔布斯做派强硬——说是冷酷无情也不为过。和他聊天,话题总会被他引向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你不仅要警惕设防,还必须全情投入。我逐渐意识到,单单这一点就很锻炼人。

举世无双的战略眼光

背景:在皮克斯工作期间,乔布斯带领员工完成了《玩具总动员》,万事俱备,只欠上映。以下还是卡特姆的回忆。

随着《玩具总动员》的上映日期不断临近,乔布斯心里有一个更为宏大的目标。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项有望改变整个动画领域的伟大工程。在这场变革发生之前, 他打算让皮克斯上市。

“这主意欠妥。”约翰•拉塞特和我回应乔布斯,“我们应该多制作几部电影再说,这样才能增加公司的价值。”

乔布斯却不赞同:“我们的机遇就在当下。”

他陈述了他的观点:我们先假设这部片子会大获全胜。那么,迪士尼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就会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因为他为迪士尼制造了一个危险竞争者。乔布斯预言说,《玩具总动员》一上映,艾斯纳就会试图重拟我们的合约,尽力将我们以合伙人的身份拴在身边。乔布斯表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希望与迪士尼达成平分收益的协定,他认为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地位上占上风。想要达成这一点,我们必须备足电影制作的一半经费。要筹得这笔巨大的款项,我们除了上市别无他法。

就这样,他的观点又一次在辩论中获胜。

事实证明,乔布斯是正确的。我们的第一部电影创造了票房纪录,梦想似乎即将实现。我们的首次公开募股筹得了近1.4亿美元的资金,成为1995年最大规模的IPO。几个月后,艾斯纳的电话如期而至,他希望与我们重新商讨合同条款,与我们继续合作下去。他还接受了乔布斯提出的对半分成条件。这让我瞠目结舌:乔布斯的预言成真了。他的洞察力和执行力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无可比拟的反省能力

背景:经历了11年多的挫折,乔布斯再回到苹果,整个人发生了蜕变。皮克斯的经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下是皮克斯总裁卡特姆的回忆:

约翰•拉塞特说过,乔布斯的生平就是古典式的英雄之旅。因傲慢自恃而被人从亲手创建的公司中驱逐出来,然后披荆斩棘,历经各种冒险,最终变得更强大,关于乔布斯的蜕变以及皮克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真是千言万语也难以道尽,但在此,我暂且做个总结:失败让乔布斯变得更强大,更明智,也更平易近人。最初9年中的失败和挑战,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让大家变得更加谦卑、虚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困难中的相互扶持,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也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了。

在一起经历磨难的过程中,我和乔布斯逐渐磨合出一种合作方式,也逐渐产生了对彼此的理解。当我们意见相左时,双方都不愿妥协,我就不管那么多,直接按照自己的提案去做,可一旦碰到这种情况,乔布斯绝对不会质疑我。尽管他固执己见,但他懂得尊重别人的热情。如果我对某些事情抱有强烈的信念,那么这信念也能感染到他,他会觉得有这样的信念至少不会全盘皆输。

在谈论并购带来的挑战时,乔布斯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大约20年前,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苹果公司正在研发两款个人电脑,一款是Mac,一款是Lisa,乔布斯当时负责的是Lisa的研发。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也承认自己没有尽职尽责:他不但没有激发团队的灵感,反而打击他门说Mac研发团队早已占了上风。这等于是在告诉自己的团队他们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泡影。乔布斯告诉我们,这支团队被他打击得一蹶不振,而他后来也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做法是错的。他接着说,如果这次并购成功,“我们要做的不是给迪士尼制造挫败感, 而是要为他们鼓劲”。

在拯救NeXT,与迪士尼谈判以及推动皮克斯上市的过程中,乔布斯培养了自身的纪律性,也领会了耐心的价值,也从皮克斯学会了如何管理才华横溢的创意团队。他见证了约翰•拉塞特和他的团队如何把最初制作电影的想法慢慢演变成《玩具总动员》这部杰作,也看到了产品打造过程中的曲折与漫长。他将这一切与自己原有的才华结合,通过一项又一项谨慎的决策,带领苹果走上一条缓慢却又坚定的复苏之路。

从未改变的坚定信念

背景:1997年秋天,重回苹果的乔布斯面临的烂摊子可能会让世界上任何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头疼,但是他慢慢地展现出了在被放逐的11年里学到的东西。

乔布斯依然给团队设定了看似无法完成的目标,这方面他丝毫没有改变。但是有两点变化却让团队更容易实现他定下的目标。一方面,随着开发工作的推进,如果原本的目标有局限性或是出现了新的机遇,乔布斯愿意变通;另一方面,他所召集的团队是最富有才华的一群人,他们本身胸怀大志,乔布斯的鞭策也不断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和突破极限的渴望。“我之所以喜欢给乔布斯干活儿,”库埃说道,“是因为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完成看似无法完成的事。”

2001年年初,苹果公司高管埃迪•库埃当时还是一位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他在开会时向乔布斯抱怨道,“我们无法做出更好的产品了,我们现在的处境跟1997年相比没改善多少。”“你必须得坚持,”乔布斯告诉他,“客户会多起来的。”乔布斯的耐心令人钦佩,不过他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坚信,人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苹果产品的优越之处。迈入新世纪后,乔布斯依然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他的公司虽然目前销量稳定,但增幅并不快,苹果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必须是一类全新的产品。

2000年1月5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上,比尔•盖茨向3000名观众讲述了微软将如何“开启‘消费电子+’时代”。盖茨的演讲是预言,是警告,也是一幅蓝图,他描绘出一系列发展趋势和家庭的未来:设备与设备之间将实现互联互通,用户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数字内容和程序,可以在家里玩全新的交互式电子游戏,电子产品将使用触摸屏和智能软件。盖茨告诉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这就是数字技术给消费电子行业带来的影响,无论你们是否愿意,这一趋势都无法逆转。

彼时,微软正处于辉煌的巅峰,而另一家正在垂死挣扎的公司却最终实现了盖茨的愿景。这家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跟随着技术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最终实现了盖茨的愿景。

未来几年,乔布斯将带领苹果踏上全新的征程。未来属于苹果,而非微软,虽然当时没人能猜到这一点。

本文根据中信出版社的

《成为乔布斯》和《创新革命》两书整编

如果觉得决策参考还不错加一个呗

正和岛决策参考最新实验产品

第一本微信内参 特供企业决策者

内容为一线企业家私密分享

微信号:jcankao

小助手:13141338573

精选评论

写评论

昵称:小仙子

提交

金融科技将面临三场革命!

肖风(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正和岛决策参考

推荐语

互联网金融重构金融业

互联网金融重构金融业


制造业独角兽的新特点

制造业独角兽的新特点



推荐人:马蔚华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


对传统银行而言,互联网金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及发展,已经并将持续撼动商业银行的稳固地位,对其资金融通和支付结算的中介职能,以及盈利增长、客群拓展及服务模式均构成了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在与商业银行形成多方面冲突的同时,也创造了二者之间广阔的合作空间。互联网能够在虚拟空间拉近距离,却不能缩短现实间的距离;能够提供海量数据,却不能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问题。而有效的信息、人性化的渠道和现实的信任,正是网络时代最需要的。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有较受公众认可的信赖感,还有相当完善的实体和电子渠道。凭借这些资源,银行的信用、支付和渠道媒介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可以相辅相成。

互联网为传统金融带来的深刻影响,不仅体现在商业银行领域,尤其对影响资产管理的其他领域。阅读肖风的研究,我在很多方面颇有同感。首先,未来的银行必须依靠客户至上取胜。其次,是对于社交网络的理解。我在2013年提到,社交网络的发展,必将给传统银行带来重大冲击;我惊叹于社交网络的巨大潜能,也在思考银行应该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拓展新的业务与盈利增长点。

最后,是对于大数据的理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终端、传感器等现代通信设备的全面普及,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正迈入一个崭新的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将通过对海量信息进行汇总、整合、存储和挖掘,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并最终实现“大科技”和“大发展”。数据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但同时又孕育着商业银行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在市场拓展、客户经营、资源配置、定价管理、风险管理、网点布局等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及其应用,进而不断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肖风一直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他对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与模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令人印象深刻。


FinTech的意义主要并不在于对我们所熟悉的传统金融的优化,那不过在做从一到十的功夫。它将创造的是从零到一的新疆土,创新生长出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完整想象到的新金融。

人类社会在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因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正在快速向信息社会进化。根据互联网观察家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里的描述,这场信息社会的进化规律,遵循的是生物学逻辑,呈现出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的特点。《失控》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初,书中对于信息社会进化的大部分预言,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在过去的20多年间,都一一实现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凯文·凯利所论述的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的特点,我认为将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技术架构。如果这个社会基础架构正在被重构,那么,依附于这个基础架构之上的一切行业架构、商业架构又焉能不变?

我们现在还无法完整预见未来信息社会里的金融服务业将会是什么模样,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未来的金融业一定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熟悉的会完全不一样!我们目前所看到的金融服务业,都是建基于工业社会的基础技术架构上的:流程化、控制论、标准化、层级制,高度依赖物理空间来提供服务……工业社会的基础架构,决定了工业社会金融业的基本架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这一切都是当然的、天生的、会停止不变的呢?

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进化,开始于上个世纪后期。虽然学术界没能给到我们信息社会开始的准确日期,但到今天应该也有40年左右的历史了。其实当今金融行业的结构、技术和商业模式,已经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完全在互联网(IP通讯)上新建了金融业的通讯架构,而传统金融业还依然跑在电信网络(CT通讯)上。几十年不变的陈旧通讯架构已经大大妨碍了传统金融业跟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一个旧的通讯架构上是长不出来新金融的。

比如街头卖烤红薯的老大爷就只能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才能做到非现金收款;比如手机上的数字钱包才可以给全球25亿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因为成本的原因,传统金融机构无法给他们提供服务;再比如在现有金融体系下,全球小额跨境汇款的费用高达12%,全球穷人一年的小额跨境汇款光手续费就要花费200亿美元(数字来源于世界银行),只有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起来的跨境汇款体系,才可能把小额跨境汇款的费用降到几乎为零!

金融科技1.0:场景革命

有人说互联网金融是FinTech的中国叫法,也有人说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不是同一个物种。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其实是FinTech的初级阶段,或者,把互联网金融称为FinTech 1.0版,也许更准确。

三年前,有不少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只不过是好事者生搬硬造出来的“生词”而已。其中一条理由居然是:用“internet finance”搜索不到任何相关的英文信息!

到底什么是互联网金融?阿里巴巴集团前首席技术官、阿里云的缔造者王坚博士的一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中文里说的互联网,与之对应的英文应该是Internent加上WWW。这里的Internent就是指物理上的连接,这里的WWW就是万维网,常被简称为Web(网页),指的是在线的那些内容。只不过Web占据了传统互联网九成以上的连接内容,所以两者经常被混为一谈。”连接只是说你连到了计算机上,“在线必须在互联网上实现”(《在线》中信出版社出版,王坚著,第38页)。我在同样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投资革命:移动互联时代的资产管理》一书中也曾经写到:“上网”与“在线”这两种与互联网不同的关系状态,意义与价值有云泥之别!

王坚说道:“互联网技术,把离线变成了在线,而后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说不定会超过人类第一次使用火。”互联网金融,核心不是“internent finance”,而是“web finance”。一切都因为在线而变得价值非凡!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一是有赖于移动通讯技术的诞生,二是有赖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三是有赖于人们从上网到在线的与互联网发生关系模式的变化。因为在线,所以互金!

在线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一场“数字化迁徙”。现在,伴随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类正在从物理空间迁徙到数字空间:电子商务帮助我们重构了数字化的商业关系;社交网络帮助我们重构了数字化的人际关系……

我们也可以把这场数字化迁徙看成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哥伦布、麦哲伦们为了重新找到通往亚洲的贸易之路,无意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将要拓展的是人类社会的数字空间。我们知道,数字化的发展规律遵循的是摩尔定律,发展速度遵循的是指数级增长,发展效率遵循的是零边际成本。我们可能还没有能力来想象,在数字空间里,人类社会的财富增加值将会是物理空间的十倍还是几十倍?

当前飞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我们实现数字空间如何使得财富得以倍增:一个体育场馆再大也不过只能让10万人亲临足球比赛的现场;而一个VR眼镜却可以让数亿人在自家客厅享受到与现场无二的体验,而且每一个戴VR眼镜的人,都可以是现场最佳的观赏位置。如果你有特殊的观球爱好,你也可以选择裁判员的角度、教练员的角度、守门员的角度……当然,你得为此付出更高的价钱。将球场的最佳观球位置卖给数亿人,对体育比赛的组织者、对那两支参赛球队来说,他们的财富被数字化这个魔镜放大了可能就不止十倍!

带来这一切变化的就是在线!互联网金融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在线!

未来互联网金融,从在线到在场

与BAT不同的金融之路,可以看清楚: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把互联网金融做成独立生意的阿里巴巴,源于他的电商场景天生最接近金融需求。网上买卖商品之后的第二层需求自然就是支付,支付背后的隐性需求就是借贷,而借贷达成必须要有征信。

但作为社交网络的腾讯,它的第二层需求并不必然是支付或其他的金融服务需求,我们在微信里建一个群,也不是为了找人借钱来的。直至目前财付通、微信支付、微众银行也还是各自独立表达。直到微信红包的出现,腾讯才算找到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的着力点。微信红包是社交网络的中国特色,而且确实是社交网络之下的第二层次的需求,因此微信红包一经诞生,就充满生命力,以致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微信支付的支付笔数已经超过了支付宝。当然,就支付金额而言,估计微信支付不可能超过支付宝。微信红包胜在支付频次而不是支付数额。

互联网金融就是场景金融!没有互联网场景而又号称在做互联网金融的人,其实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做的都是金融互联网!互联网公司挟独有的互联网场景,涉足金融服务,确实有它的独门秘籍,一度让传统金融服务机构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传统金融机构一般有三种应对之策:一种是做金融互联网,把互联网看作一种工具,用来改善原有的金融服务;一种是自创互联网场景,在自创的场景中植入金融服务,以图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如平安保险集团推出的平安好车;工商银行推出的融e行等等。这些传统金融机构的富有勇气的前沿实验,确实值得期待,但挑战巨大!第三种是打开城门,拆除围墙,广泛浸入各种互联网场景中,利用各个场景的不同数据,来设计专门针对这个特殊场景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产品,将金融服务化融入场景之中。众安保险公司就是如此,他们已经与超过200多个互联网场景合作,为这200多个不同的场景,设计各具特色的保险产品。在运动社交网络上推出随时可以购买的意外险;在电商平台上推出运费险;在旅游平台上甚至推出了可以在登机口购买的航班延误险……我个人的陋见:这也许才是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化的正确姿势!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VR、AR)的发展,人类与互联网的关系从“上网”到“在线”,并将再进一步发展到“在场”,人们用VR眼镜,一切远在天边的环境都如同就在眼前。你可以坐在自己家的客厅里,登入银行的VIP服务厅,并且躺在自己家客厅沙发上,享受如临其境的银行服务。到那时,也许这场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在线”而起的金融场景革命,将在虚拟现实的“在场”中达至终局!

金融科技2.0:技术革命

以AlphaGo为标志,起源于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一次会议的“人工智能”,终于在它60华诞的时候,迎来了第一次辉煌时刻!我曾经在硅谷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里看到过一张描绘摩尔定律发展的图表,从上世纪60年代发明摩尔定律以来,经历了40多年的缓慢技术积累,直到2000年左右,摩尔定律才开始进入指数级增长的阶段,并且从此一骑绝尘!AlphaGo事件,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从2016年开始也要进入它的指数级增长的时代了,大规模的应用指日可待。

人工智能技术的越来越成熟,把FinTech也带入到它的2.0阶段:技术革命的阶段。

当人们从技术角度谈论FinTech的时候,大家往往会提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其实这是把三个不同层次的,相因相生的东西混为一谈了。因为移动互联网,人们从上网变成了在线,所以才有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加上海量的大数据,人们才可能训练机器,达成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只是FinTech的中间技术,人工智能才是FinTech的最终应用。

除人工智能技术以外,FinTech的另一个核心技术就是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区块链的技术要点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三项:一是分布式总账;二是加密算法;三是可编程性。大家知道,复式记账法的发明,是现代金融业从意大利发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分布式总账技术是复式记账法发明以来,人类社会记账方法的最大一次改进,它让金融交易的相关各方在一个账本上记账,因此信息流与资金流合二为一,支付清算变得实时、全额、全时。由于在分布式账本上设计成有非指定第三方记账,因此数据无法造假、无法篡改;区块链的两大核心算法,一个是共识算法,用来在分布式账本上解决记账的问题,一个是加密算法,用来对账户进行隐私保护;区块链的可编程性使得不管多么复杂的金融交易都可以对其进行编程,从而使用计算机程序来自动执行各种交易,并自动进行交易后的清结算。

区块链的这三个技术要点的成熟及之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将带领互联网进入到第二阶段:从信息互联网进化到价值互联网。所谓的价值互联网,也就是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像方便、快捷、零成本、全天候、点对点的分发、存储、处理信息一样,在互联网上以相同的方式达成金融交易、完成支付清算。

金融科技3.0:模式革命

当我们开始谈论FinTech的3.0版本时,其实我们是在探讨金融的未来形态了。

信息社会的来临、数字化迁徙的完成、虚拟空间的实现、经济结构的比特化,一定程度上将改变金融的本质属性。在工业社会,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金融的时间价值维度;而在信息社会,金融将被赋予一种新的价值维度:空间价值维度。FinTech的意义主要并不在于对我们所熟悉的传统金融的优化,那不过在做从一到十的功夫。它将创造的是从零到一的新疆土,创新生长出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完整想象到的新金融。

基于移动互联网,人类实现了“在线”;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人类将实现“在场”。从在线到在场,拓展的是人类社会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无远弗届,而且更是联通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在IP通讯技术的帮助下,信息社会新金融的特点之一:在线与在场成为金融的空间属性。

信息社会的基础架构是分布式系统,要理解信息社会的分布式架构,最好的书籍是凯文·凯利的《失控》。分布式社会架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点对点对等网络:工业社会的金字塔结构在信息社会时代变成了网状结构,而且在这个结构里,各个节点都是平等的,直接联系的。在工业社会中处处可见的中心化控制被弱化,中介不见了。现在风行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就是很好的分布式结构的案例。信息社会新金融的特点之二:点对点、端到端、P2P的去中介化服务。

随着金融业场景革命的深化,传统金融机构不仅物理空间会被打破,类似像VR眼镜那样的工具,完全可以把银行物理上的营业场所虚拟化,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VR眼镜享受银行服务。而且银行的信息系统和账户体系也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都可以而且也应该向客户完全开放,甚至与客户共享账本,共用一套系统,各种加密算法和加密芯片完全可以比现在的银行保密方法做得更好。银行不仅不应该再有柜台,甚至都不应该再有场所,一切的金融服务都已经融于场景当中。目前流行的二维码移动支付,其实已经是把收付款网点印在了任何一件商品上了。信息社会新金融的特点之三:随时随地、随身随需的金融服务。

肖风.png

信息社会的比特结构与工业社会的原子结构在经济上的巨大区别是:比特结构是遵循零边际成本规律的。一首歌曲如果灌成CD唱片,发行量与成本是正相关的;一封纸质信函,寄送量与成本也是正相关的。而如果通过网络来发行,则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工业社会的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目前全球还有25亿穷人无法享受现有金融体系的服务,盖因现有金融体系无法承受服务他们的成本。区块链技术第一次有可能在目前的金融账户体系之外,利用分布式网络,通过手机里的数字钱包,以极低成本为这些从未享受金融服务的人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信息社会新金融的特点之四:普惠金融、人人金融。

源自2016.12.26《财经》杂志

及《投资革命:移动互联时代的资产管理》

作者肖风,中信出版社,2014.07


如果觉得决策参考还不错加一个呗

正和岛决策参考最新实验产品

第一本微信内参 特供企业决策者

内容为一线企业家私密分享

微信号:jcankao

小助手:13141338573

精选评论

写评论

昵称:小仙子

提交